2015-07-06
5月13日,湖北武汉市食药监局公布的3~4月份食品监督抽样检测结果显示,豆制品问题检出率高达26.7%,高居抽检食品不合格率的榜首。米粉、面条和饮用水的问题检出率也分别达到了14.4%和9.26%,紧随豆制品之后。
据悉,此次武汉市共完成各类食品监督抽检2142批次,抽查食品类别22大类,总体抽检问题的检出率为4.43%。其中,抽检36家豆制品生产、加工企业生产的各类豆制品86批次,发现23个批次样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,问题检出率为26.7%。这些超标样品均为散装,预包装的豆制品情况要好很多。据武汉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此次抽检以问题为导向,提高了“靶向性”,专门针对食品生产、流通、餐饮各环节重点品种、重点区域的食品随机抽样,比如批发市场、集贸市场、小加工作坊等,并对可能存在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也进行了检验。
这位负责人表示,这3类食品的问题检出率,并不代表武汉市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,粮食类(大米、小麦粉、杂粮)、植物油、肉制品、酱腌菜、水产品、酒、饼干、茶叶类、糖果及可可制品、蜂蜜、罐头、乳制品、其他(含婴幼儿辅食、方便食品)等13类食品抽检全部合格就是很好的说明。
“菌”超标是此次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。武汉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负责人张涛介绍,在两个月的时间内,武汉集中抽检各类豆制品86批次,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了苯甲酸、二氧化硫残留量、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,在23批次样品中检测发现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超标。
为什么豆制品的问题检出率如此之高?据有关专家介绍,因为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并且水分含量高,在夏季潮湿闷热的环境中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。如果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、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,生产过程不遵守操作规程,运输储藏环节不封闭不冷藏,极易导致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超标。
同样,抽检人员在食品生产环节和餐饮环节抽检米粉、面条264批次,在31批次样品中检测发现大肠菌群超标,在10批次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腊样芽孢杆菌。造成米粉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原因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、设备器具、操作人员卫生条件较差等;运输、贮存环节控制不当。
武汉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武汉市场上的豆制品小作坊比重大,散装品多,特别是夏季容易滋生细菌。此前,武汉市药检所专家做了一组对比实验,将预包装的豆制品和散装豆制品同时放置在实验室。在2小时和6小时后,散装豆制品的微生物含量大大高于预包装豆制品。武汉市12家持证豆制品生产企业日前承诺:7月1日后,生产的所有豆制品都将不再“裸身”销售,而是实行预包装销售。武汉市豆制品商会秘书长张桂林介绍,这12家企业均有食品生产许可证,每日产量约占市场三成份额。此前调研显示,产品全部采用预包装后,成本会上涨15%,市场售价也会随之微调。